你是否曾經在寵物店面對琳琅滿目的狗飼料,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座迷宮,成分表看好像起來全都差不多,可是價格又天差地遠。是該選超便宜路線呢?還是該選頂級旗艦款?
其實狗飼料成分中有個關鍵字,叫做「乾物比」(Dry Matter Basis)。搞懂乾物比之後,你就能在飼料的世界裡如同柯南附身,真相只有一個,輕鬆挑選最適合狗狗的飼料!
乾物比是什麼?為什麼重要?
先說乾物比是啥?
「乾物比」簡而言之,就是在去除飼料中的水分後,各種營養素(例如蛋白質、脂肪、纖維等)所佔的比例
不同的飼料水分含量可能差很多:乾飼料中的水分含量相對少,濕飼料(罐頭)的水分含量則可能高達 70%~80%。
要是直接拿一包 10% 水分含量的乾飼料,去跟一罐 80% 水分含量的罐頭比較蛋白質含量的「百分比」,就像是比較柴犬跟柯基誰比較可愛一樣,毫無意義!
水分攪亂了你的判斷。因此我們會先把水分都「去掉」,再來比較剩下的營養成分。這就是乾物比的概念。
乾物比為什麼重要?
舉個例子:我們常常看到飼料包裝上寫著「粗蛋白 30%」,這通常是「保證分析值」(Guaranteed Analysis)上的一個百分比,該百分比指的是「食物整體」中蛋白質含量的比例,其中當然包括了水分的存在。
如果同時拿兩種水分含量差距很大的飼料去比較,那個在包裝上寫著「粗蛋白 25%」但水分僅 10% 的飼料,可能比另一個寫著「粗蛋白 30%」但水分 80% 的罐頭飼料還更富含蛋白質呢!
所以,想要做「公平」且「科學」的比較時,就必須把水分的影響排除掉,即先把水分算出來,然後再比較剩下的營養成分比例,如此才能知道哪款飼料的蛋白質、脂肪含量真正在狗碗裡站得住腳。這時候,乾物比 就派上用場了!
如何計算狗飼料成分中的乾物比?
基本公式
不管是狗糧還是貓糧,上頭應該都會寫著大約的「水分(Moisture)」百分比。
大多數乾飼料的水分含量約在 8%~12% 左右,罐頭的水分含量則可能高達 70%~80%。
計算乾物比的大原則如下:
- 先找出水分含量:假設飼料的水分含量是 M%
- 計算總乾物含量(Dry Matter):= 100% – M%
- 計算某項營養素(以蛋白質%為例)的乾物比:蛋白質% / 總乾物%
舉例子說:乾飼料的假設包裝上寫「粗蛋白 30%」、「水分 10%」。
- 乾物含量 = 100% – 10% = 90%
- 粗蛋白的乾物比 = (30% ÷ 90%) × 100% = 33.3%(約略取值)
同樣地,如果一罐濕飼料寫著「粗蛋白 7%」、「水分 82%」:
- 乾物含量 = 100% – 82% =18%
- 粗蛋白的乾物比 = (7% ÷ 18%) = 39%
哇,看起來「只有 7% 蛋白質」的罐頭,實際上乾物基準下蛋白質含量比乾飼料的 33.3% 還高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乾物比來做比較的原因。

以下再舉一個範例來練習一下:
濕飼料「粗蛋白 8%」、「水分 82%」,那麼粗蛋白的乾物比 = 44.4%

需要注意的細節
- 粗灰分(Ash):有些寵物飼料還會標示「灰分」,是礦物質的集合,計算乾物比時也是用同樣的公式,把灰分的數字放進去即可。
- 只有最高值或最低值:保證分析有時只會寫「最低蛋白質」、「最高脂肪」或「最高纖維」,這代表它有一個範圍值,而並非精準的數字。用這些數字來算乾物比,可能會有點偏差,但還是能用來做估算比較。
- 不同品牌的含水率標示不精確:有些品牌寫 10%,也可能實際是 8% 或 12%。大方向的計算固然沒有問題,但若想要極度精準,就需要更詳細的檢驗數據。
乾物比能告訴我們什麼?給狗狗的飲食建議
高蛋白?別被包裝外表迷惑
透過乾物比,我們能更客觀地比較不同飼料的蛋白質含量、脂肪含量甚至碳水化合物含量(碳水在營養標示裡通常不是必填,得用「100% – 水分 – 粗蛋白 – 粗脂肪 – 粗灰分 – 粗纖維」才知道大概剩多少)。
有些飼料包裝顯示的蛋白質看似不高,但換算成乾物比後可能相當給力。
反之,看起來蛋白質很「高檔」的飼料,結果 乾物比轉換後其實表現普普通通。
讓你在飼料選擇上有更精準的方向,也不會被「廣告標榜」給矇騙。
挑選飼料的總體考量
1.蛋白質的來源:
就算蛋白質乾物比數值很高,也得留意來源是不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,而非豆類、穀物類所提供的植物蛋白。
狗狗們對動物蛋白還是更友善,需要充足且優質的肉類蛋白。
2.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平衡:
鑑於狗狗品種、年齡、活動量的不同,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也會不一樣。
有些狗狗可能超愛跑、超會跳,像個運動健將;有些則是廢萌或老狗狗,需要低熱量來維持健康。
透過乾物比來評營養比例,更能找出適合狗狗的配方。
3.礦物質與維生素:
乾物比的計算大多著墨在「蛋白質、脂肪、纖維」等大營養素上,但千萬別忘了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「隱形英雄」。
有些飼料在包裝上的「Ash灰分」數值很高,也不代表壞事,重點是均衡與安全。
<延伸閱讀:最常被忽略的狗狗必備營養素,膳食纖維對狗狗的重要性!>
4.狗狗喜好度:
說了那麼多,狗子不買單,食物再好也是枉然。
哪怕營養完美無缺,若狗狗囂張拒絕,還是得要想辦法繼續調整。尊重他們的味覺時尚。
實際應用:濕罐頭 vs. 乾飼料成分
假設你現在有以下兩款狗飼料 A 與 B,分別標示如下:
- A 濕罐頭飼料
粗蛋白:7%
粗脂肪:5.5%
粗纖維:2%
水分:82% - B 乾飼料
粗蛋白:30%
粗脂肪:14%
粗纖維:4.5%
水分:10%
乍看之下,A 飼料的蛋白質比例輸慘了,可是進一步比較乾物基準下的實際蛋白質含量:
- A濕罐頭飼料 = 39%
- B乾飼料 = 33%
雖然包裝上的數值才 7%,但事實上它的蛋白質濃度在乾物基準下比一般乾飼料還高。
如果你的狗狗特別需要高蛋白(例如成長期、特殊體質或獸醫建議),可能罐頭飼料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但需要考量到濕飼料通常價格較高,也可以看看狗狗的飲水習慣,以及是否需要額外添加水分。
有些狗狗不太愛喝水,所以適當的給一些罐頭也能額外補充水分,一舉兩得!
<延伸閱讀:狗狗一天要喝多少水?狗狗不喝水怎麼辦?>

結論
你是否也常常思考:所有的飼料好像都長得差不多,但為什麼某些超級貴?
答案之一就在於飼料的配方、原料來源,以及它們乾物比基準下的真實營養密度。
廉價飼料可能使用大量穀物或副產品,讓粗蛋白數字看似不錯,但實際吃下去卻不是那麼營養。
有些頂級飼料雖然貴,但原料來源更透明,乾物比的蛋白質含量更高,也許還添加了好油脂、好纖維,讓狗狗消化吸收更佳,排便氣味也許也比較迷人(至少沒那麼震撼!)。
狗狗雖然不會拿計算機算營養,但是他們會用「吃完後開不開心、毛髮亮不亮、便便香不香(誒,……多少會有差)」,來替你食物分數喔!
參考資料
- “PET Food“, U.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
- “Complete and Balanced” Pet Food, U.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
在〈狗飼料成分陷阱?徹底解析乾物比的重要性!幫你正確挑選狗飼料!〉中有 1 則留言